郑大考研服务站
 分数线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发布日期:2018-03-08 点击:19052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为了方便查看,下面导师介绍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的


1、陈思 2、陈垠亭 3、程明欣 4、冯聚 5、葛坤英 6、顾成敏 7、郭文荣 8、郭晓平

9、郭新建 10、郭彦森 11、蒋笃运 12、蒋桂芳 13、李葆珍 14、李东 15、德安 

16、正跃 17、秦树理 18、任明 19、时延春 20、宋艳萍 21、孙俊杰 22、谈新敏 

23、万是明 24、王琛 25、王大军 26、王东虓 27、王国领 28、王国胜 29、王振国 

30、吴宏亮 31、武艳敏 32、于向东 33、岳红琴 34张励仁 35、张文安 36、郑发展 

37、朱西周


1、陈思坤

男,1965年4月生,河南省虞城县人,现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该同志2008年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奖”,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一、敬业爱岗,争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该同志先后担任8个年级的辅导员,注重从思想上教育学生、生活上关心学生、学风上引导学生、成才上服务学生,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党支部荣获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勇于创新,构建富有特色的思想教育工作模式。一是创造性地实施“双语”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学生中英文对照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创造性地推行辅导员“四个一”考核目标,即辅导员每年要发表思想教育论文,每学期要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研,每月要举办专题讲座,每周要深入学生宿舍开展谈心活动。辅导员中先后2人荣获“河南省优秀辅导员”称号。

  三、注重科研,努力成为专业化发展的示范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主编著作2部,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0项,论文入选“河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河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郑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2、陈垠亭

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处,全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以来从事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河南省“两课”统编教材编写委员会负责人,发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等文章10余篇,主持编写了《新时期党的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等著作8部。

 

3、程明欣

副教授:1963年4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得学士;1999年-2001年就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主编和参编著作4年部;主编《中国近现代历史沿革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发表论文7篇;其中《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一文提出“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的学术观点,被认为是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学术代表。主持完成省社科规划等省级项目三项;获得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优秀成果奖3项;其中主持完成1项。在研教育部研究课题、省十一五规划项目和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各1项。获得“河南省教学标兵”和河南省“两课”优秀教师等荣誉。

 

 

4、冯聚才

副教授: ,1963年生, 硕士生导师,本硕士点政治管理与中国政治现代化方向带头人。从教二十余年,独立讲授本科生、研究生多门课程,教学效果优秀。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省级优秀课程”等教学奖励。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管理与中国政治现代化。共有科研成果40余项,其中论文20篇,著作9本,如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讲析》;科研项目十余项,如教育部高教研究中心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并获个人奖励10余项,如河南省两课优秀教师奖励基金;两次获河南省高校政治理论课讲课大奖赛一等奖等。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开设文化讲座,有较大社会影响

 

5、葛坤英

教授:女,1952年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点第一学术带头人。 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特邀专家。从教30多年,独立讲授本科生、研究生多门课程。讲课效果优秀。曾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河南省“两课”优秀教师,并获奖励基金一等奖;河南省德育学科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河南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十余项省级个人奖励。在学校网上评教中,被学生评为郑州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光明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化工报》《高校社科研究与理论教学》等报刊提名表彰。主要研究方向是德育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共有科研成果90余项,其中论文50余篇(均为独著);著作、教材14部,其中独著《美在吾心—教涯八千里云月拾尘》(24万字)在社会上引起较好影响;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音像作品十余项:并获十余种省级以上科研奖励,社会任职有河南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思想教育研究会课程建设委员会常委.在社会上广泛开设各类讲座,获得广泛好评。。

 

6、顾成敏

副教授:女,1967年生,2006年从浙江大学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以自己的热情、执着和探索精神,投身魅力无限的教育事业。具有15年的高校教龄,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讲课风格,获得多项教学奖励,曾先后五此被被评为河南省普通高校政治思想理论课优秀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先后主持/参加了5项省级教改项目,多次受到省级/校级表彰。坚持以科研促教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文化/公民理论。主持参加国家/省级项目共5项,撰写《西方公民德性理论与我国公民精神的建构》/《邓小平主体建设思想探微》等20余篇科研论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刊全文复印。由博士论文充实而成的科研专著《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被多个新闻媒体所推介,被评为郑州市社会科学一等奖。

 

 

7、郭文荣

副教授:女,1965年8月出生,河南省封邱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生导师。1982—1986年在郑州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其中,1993—1995在郑州大学政治系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生课程班学习,1999-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并获法学硕士学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二十余年,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为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讲授课程为:

  文化产业专题研究、文化经济专题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主要有:

  (1)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2)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创建文化强省的对策研究;(3)河南省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文化市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4)河南省社科联重点调研课题,河南省由文化大省迈入文化强省的对策研究;(5)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发展模式与制度安排。

  在正式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如:历史地、辩证地对待国家资本主义——读列宁的《论粮食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重新认识我国的国有经济。撰写省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作为主要参加人的教研课题: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实现的模式,获河南省教学成果鉴定一等奖;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大学生的教学研究,通过河南省教学成果鉴定并获得郑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获“河南省‘两课’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标兵”、“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8、郭晓平

,男,大学本科,1982年郑州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学士学位,1992年评审为副研究员,1997年评审为编审,2000年评审为研究员;现任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郑州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省委党史研究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南省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还担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刘少奇党建经济思想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从事河南地方党史、党的白区历史研究。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史学集刊》、《史学月刊》等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学术刊物,独立发表论文和人物传记5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党史信息报》等报刊转载或摘录。出版有独著《第二条战线史论》,主编《中国共青团史》、《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八十年》、《功载中原》,合著《中国近代学生运动史》、《30年代宛西乡村建设研究》、《河南红色旅游》等著作10余部,部分著作由《中共党史研究》发表专家书评。参加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成果分别获全国中共党史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首届张静如党史党建优秀论文三等奖,入选河南省五个一工程。

 

9、郭新建

副教授,男,1963年生,大学学历,哲学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哲学、法律文化。代表性研究成果:“以人为本,刑事诉讼不应缺失的特质”(郑州大学学报2005.5)“农村社会和谐的法治化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6.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人文取向”(中国教育报2008.1.2)

 

10、郭彦森

副教授:男,1964年出生,河南登封人。198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个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与精神文明建设,现任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自任现职以来,在《郑州大学学报》、《河南社会科学》、《理论探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1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光明日报》、《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等一级刊物全文转载。承担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参加5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出版个人专著1部,参编著作8部。是河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郑州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省委宣传部“科学理论进基层宣讲团”专家,河南省干部培训中心特聘专家。

 

11、蒋笃运

教授:。1979年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今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2001年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200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出版《大科学与大教育》、《知识经济与未来教育》、《世界?未来?大学生》、《高校德育新论》、《德育系统论》等15本著作;发表“教育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教育的生态策略”、“社会主义和谐教育价值观的哲学定位与构建途径”、“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及其实现途径”、“高等教育信息化中的文化问题及对策”、“论创新思维的基础”、“创新思维的方法论视角”、“试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从‘四次教育革命’看科技与教育的辩证关系”等5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等12项。

11、蒋桂芳

女,1970年出生,河南永城人。1988年考入郑州大学哲学系,1992年获哲学学士学位;1995年郑州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在职攻读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现任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现职以来,在《郑州大学学报》《河南社会科学》《经济经纬》《教育探索》、《领导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完成省级和厅级项目多项,曾获“河南省‘两课’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标兵”等荣誉。

 

13、李葆珍

副教授:女,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发表江泽民“和而不同”外交思想探析,试析江泽民的全面发展观,战后日本政治史观右倾化及原因论析等论文20余篇,出版的著作为:独著:《世界格局转变与亚太大国关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四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规划项目、河南省“九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等数项。2002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二等奖等项目奖励,教学奖励为2006年度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000年获河南省“两课”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等。

 

14、李东

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及专著二十余部,主持完成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十余项。

 

 15、禄德安

副教授,男,1970年2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法学(国际政治)博士学位。主持2006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原崛起中政府职能定位问题研究”(批准号:2006BZZ004),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主持厅级项目10多项。在《政治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0多篇。

 

 16、马正跃

省委宣传部工作,长期从事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工作实践,承担国家、省规划课题和全国政研会委托课题多项,发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于文化强省建设问题》、《文化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访谈)等论文多篇,参加中央文明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概论》编写、修改和修订,中央文明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编写,主编《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手册》、《形势政策教育读本》,主持编写统稿《宣传思想工作概论》,出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17、秦树理

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公民教育、伦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担任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和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副会长。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伦理学问题研究”课程。承担《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等国家社科和河南省社科课题1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文章《弘扬民族精神重在加强公民教育》等10余篇,主编《国外公民教育概览》等著作10部,科研成果获河南省级奖10项

 

 18、任明

副教授:男,1955年生,郑州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班主修中国刑法学,主要研究方向:道德与法制建设,共有4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公开发表《香港基本法的特点及意义》《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处理好“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依法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再认识》《论企业法人财产权力行使的法律监督》《对佟某的行为法律应如何定性》《现阶段中国农村新集体经济倾向研究》等20多篇论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为九六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主要负责人;主编、副主编与合著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新编法律基础》《河洛文化》《管理心理学》《科技职业道德》等多部著作和通编教程。曾获郑州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河南省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先进工作者;郑州大学教学优秀一、二等奖;郑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十余项个人奖励。。


 19、时延春

副教授:全国青联社科联谊会常务理事,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长期担任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工作,开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哲学通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课程;曾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奖励基金一等奖、河南省讲课大赛一等奖等各种奖励13项。主要研究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承担和参与国家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课题十多项,主编或参编著作11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科研成果获河南省实用社科优秀成果奖、河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20、宋艳萍

副教授:女,硕导。1981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1985年毕业,获历史学学士。199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2年获法学硕士。自1985年毕业分配到郑州大学以来,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教学效果优秀,曾经获得学校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称号。近几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如《理论导刊》、《郑州大学学报》、《城市改革与发展》、《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等发表论文十几篇,出版专著2部,如《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现代生产力经济学》;主持承担科技厅软科学项目3项,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重点项目2项,参与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获省级实用社会科学奖三次。当前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1、孙俊杰

副教授:男,汉族,1962年12月生,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1985年6月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毕业,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民革河南省委委员,民革河南省祖国统一委员会主任,民革郑州大学委员会主委,民革中央孙中山学会理事,民革中央台湾研究特邀撰稿员,河南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海峡两岸研究、中国民主党派研究、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专著、教材、论文等数十篇(部),代表作有:《台湾各党派与海峡两岸关系》、《中国共产党建设七十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国民党训政时期对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的背离》、《二战以来美国分离台湾的政策及演变》等等。

  近些年荣获的表彰有:1.“郑州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2.“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3.“民革中央台湾研究特邀撰稿员优秀二等奖”; 4.“民革中央台湾研究特邀撰稿员优秀三等奖”;5.“民革河南省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6.“民革河南省祖国统一工作先进个人”;7.“民革河南省直属工作委员会先进党务工作者”等等。

 

 22、谈新敏

教授:198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基础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1982—1984年分别在郑州大学和天津大学进修哲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现为郑州大学研究生公共理论课教研室主任,科学技术哲学学位点负责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河南省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出版《科技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性新变化》、《自然辩证法原理》、《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概论》、《自然辩证法在河南》、《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研究》、《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与21世纪的中国科技》、《自然辩证法概论》等12本著作;发表学术论文“试论科学创造中的无意识思维”、“论科教兴国的环境与条件”、“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经济和政治条件探析”、“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素质教育”、“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科学技术与世界贫富差距变化”、“河南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设计及目标选择”、“论政府的创新行为”、“科技政治:当代科技与政治紧密结合的新形式”、“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文化自觉与自主创新”等32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16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完成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12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和自然科学项目4项;获省级二等科研奖4项,三等奖3项。

 

 23、万是明

副教授:男,38岁,蒙古族,中共党员,法学博士,现任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山东大学法学硕士,华中师范大学法学博士,2006年12月被评聘为副教授。共发表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论全球化时代文化与经济的新型关系、论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文化价值等文章十余篇,参编《伟人的探索——毛泽东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读本》著作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

 

 24、王琛

教授,男,1967年生,河南省息县人,历史学(国际关系史)博士, 1988年毕业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南京大学历史系专门史(国际关系史)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专门史(国际关系史)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今在郑州大学教育学院任教,2000年获副教授职称, 2005年获教授职称。现任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点第一带头人。一直从事有关南亚、西藏及东南亚问题的国际关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1部,译著1部,参编教育部教材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省级项目各1项,另主持中外合作项目1项。

 

 25、王大军

副教授:男,1964年生,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应用伦理学。共有科研成果30余项,曾经主持、参与省级课题3项,如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医患沟通的理论与实践》负责人;著作4部,如主编《医学伦理学》等专著;学术论文一批。个人获奖十余项,曾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高等学校“百名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社会兼职有:河南省医学伦理学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委员。

 

 26、王东虓

教授: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曾任郑州大学德育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副主任、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教育学院副院长。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伦理道德科学、公民教育。承担国家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课题十多项,出版学术著作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科研成果获教育部优秀教材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河南省实用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专著奖,河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27、王国领

教授:1978年毕业于开封师专政治学专业,1980年在华南师大全国自然辩证法师资班结业,1985年华东师大自然辩证法硕士课程班结业,2006年河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哲学学会理事,河南省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常务理事、秘书长。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出版《科技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揭开脑与思维的奥秘》、《医学科学技术哲学》、《人文社会医学导论》、《自然辩证法原理》、《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研究》、《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与21世纪的中国科技》、《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著作11部;发表“论自主创新劳动和创新型国家”、“耗散结构理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科学精神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试论中国科技现代化的文化取向”、“科技政治:当代科技与政治紧密结合的新形式”、“高分辨率CT对胆脂瘤的诊断价值及哲学思考”、“基础研究内涵和外延的再认识”、“‘天人合一’观的合理成分及正负效应”、“现代医学的时代特征与医学的应当”等2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5项,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项。

 

 28、王国胜

教授:男,1963年出生,河南漯河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曾获河南省“两课”优秀教师,先后主讲的课程有:博士生的《新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硕士生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共完成省部级课题8项,其中获河南省人民政府实用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文章20余篇。公开出版著作7部,其中专著1部。

 

 29、王振国

教授:男,57年12月生,河南巩义人,中共党员,党委书记。2004年5月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05年10月晋升为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为公民教育,开设“中国共产党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等课程。几年来,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共产党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主编《公民政治素质研究》、《中国法律制度史》、《中国法律思想史》等著作8部,主持、参加国家、省市、地厅级课题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公民素质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时期公民道德观变化及对策”、“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浅议”、“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在职教育制度”、“二十世纪初‘新民运动’及国民思想的传播”、“晚清女子学校教育肇始”、“试论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现状、成因及对策”40余篇,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12项。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

 

 30、 吴宏亮

教授:男,汉族,1963年4月出生,河南郾城人,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发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理念创新与执政实践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民主宪政思想比较研究等学术文章50余篇,完成多项课题。

 

31、武艳敏

女,1973年12月出生,历史学博士。工作学习经历:1997—2000年在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7月任教于郑州大学,其间于2003—2006年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科研状况:自2000年至今,共发表论文13篇,其中六篇中文核心;出版书籍三部;参与省级课题两项,厅级两项;获省级调研成果奖一项,厅级调研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教学状况:承担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本科教学工作,获得学生一致好评。

 

32、于向东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越南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主编,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和云南社科院《东南亚南亚研究》特约编委。

  于向东教授长期从事越南历史与现状、中越关系问题研究,曾多次赴河内综合大学(越南国家大学)研修。2005年至2008年,由外交部借调,任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研究室一等秘书。出版《越南历史与现状研究》、《越南:革新过程中渐趋崛起》、《东方著名哲学家评传?越南卷》、《变动世界中的奠边府战役与日内瓦会议》等著作多部,在《历史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哲学研究》、《当代亚太》、《人民日报》和越南《历史研究》、《汉喃研究》、《中国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译文百余篇。

 

33、岳红琴

助理研究员、讲师:女,汉族,1971年11月出生。从事党史研究、教育工作10余年,2006年6月,获郑州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各种理论文章及论文等多篇,参与的课题与著作有《精神文明纵横谈》(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副主编)、《黄河文化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该书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民族图书一等奖)、《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八十年》(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该书入选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荡涤尘埃——新中国反邪教斗争》(河南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郑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该书获河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河南农村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副主编)《农业合作化运动 河南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编写组主要成员)、《“三反”“五反”运动河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副主编)、《中原文化大典 总论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郑州古都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建国以来河南党的建设的历程与基本经验》(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待出版)、《中原文化与民族复兴》(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在研)、《中共河南历史第二卷》(在研)等

 

34、张励仁

副教授:女,天津市人。1986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0年7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列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担任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长期担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各层次的教学工作;曾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奖励基金一等奖、河南省讲课大赛二等奖、郑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郑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郑州大学工会先进个人等奖励。科研主攻方向为公民性别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近几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篇;主编或参编著作6部;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18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9项。其中包括: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当前中国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趋势与教育相关性研究》、全国妇联、全国妇女研究会项目:《非正规就业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论文《影响贫困地区女性素质的四种因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妇女研究》全文转载。2004年11月被收录于1996——2000《中国妇女研究年鉴》。多次参加各种重要会议,2005年8月29日,出席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0周年纪念大会。。

 

35、张文安

副教授:男,1972年12月生,河南沈丘人,中共党员,2005年6月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获博士学位,2006年4月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公民教育,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公民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史、当代中国政治思潮评析等课程。主持《如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强省中的文化创新与文化重建》等省部级、厅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获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郑州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

 

 

36、郑发展

副教授:男,1965年生。1986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士学位;2006年9月至今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和近现代社会史。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或参与省、市社科等项目六项,获得省、市社科成果奖五项。目前参与国家社科项目《20世纪中国人口史》,负责华北地区部分的研究,为本科生开设《社会学》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等课程。


37、朱西周

副教授:男,河南伊川人,1966年7月生。现为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同年7月被分配到焦作矿务局工作。1995年考入郑州大学现代管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留校工作至今。2004年考入中共中央党校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6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多年来,我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学校本科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任务。同时还承担中共党史和党建硕士点的课程教学与研究,开设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近几年来,发表与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15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完成河南省和省教育厅级课题各一项;参与完成学术著作4部。


如果导师联系方式找不到,请用以下方法

1、郑大老师都有一个学校注册的邮箱,可以用导师名+@zzu.edu.cn (郑大导师大部分都用这个邮箱,有的导师姓第一个字母是大写,不过一般是小写) 或者 @126.com等主要邮箱。

 

2、在知网http://www.cnki.net/或者学校图书馆上查一下导师发的文献,在所下载的文献首页脚注上一般会显示导师信息。 

 

以上方法真实有效,尤其第二个方法。如果上面方法还是找不到,可以加微信:zhengdaziliao 或 QQ:768534116 ,会帮您查找。

 

以上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来源于郑大各院系官网,真实权威可靠,如果发现信息有误或者有遗漏,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正。